※所有申请书在线填写,请注意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及涉密的内容。
|
※申请人已阅读《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各类项目撰写提纲。
|
申请材料一般格式
|
1
| 申请书纸质文件一式一份,A4纸双面打印,附件材料按顺序装订在附件列表页后,最后页为签字盖章页且面向外装订
| □
|
2
| 申请书为2016年最新版,申请材料有NSFC2016斜纹水印,申报日期为“2016年X月X日”
| □
|
3
| 最终提交的项目申请书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的版本号一致
| □
|
4
| 正文提纲按要求填写,无缺项,无遗漏
| □
|
5
| 附件列表中材料均已扫描上传,原件随纸质文件上交
| □
|
6
| 签字盖章页项目申请人及参加人均已签字,涉及合作单位的,已加盖合作单位公章,并且已签订合作协议
| □
|
基本信息部分(简表、人员信息、经费预算表)
|
7
| 申请人及参加人姓名、性别、民族、学位、职称等信息真实准确(且人员身份证件信息唯一)
| □
|
8
| 申请人资格审查:
1、我校正式在编在岗职工
2、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中全脱产博士后在站人员
3、我校非全职聘用的境内外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科学基金项目,应当提供聘任合同复印件,并提供包含聘任岗位、聘任期限和每年在校工作时间的说明(人事处盖章),作为附件随申请书一并报送
| □
|
9
| 申报青年基金项目没有超龄(男性为1981.1.1后出生,女性1976.1.1后出生),且未曾获得过青年科学基金或小额青年项目资助
申报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没有超龄(男性为1978.1.1后出生,女性1976.1.1后出生),且未曾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没有超龄(为1971.1.1后出生)
申报海外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没有超龄(为1966.1.1后出生)
申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没有超龄(为1961.1.1后出生)
| □
|
10
| 1、申请人职称应按学校正式聘用职称填写
2、在站博士后人员职称填写博士后,需附人事处出具的博士后承诺函
| □
|
11
| 1、合作单位信息:有非本单位人员参加项目,该人员所在单位即视为合作单位,单位名称应与单位法人公章名称一致
2、境外人员参加项目视为个人身份参加,如未能在申请书签名,需附本人签名的知情同意函
| □
|
12
| 资助类别、亚类说明栏目已准确填写,“附注说明”已按各学部要求填写
| □
|
13
| 2016年度地球科学部一处(地理学学科,D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和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学科,F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将继续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申请人填写申请书简表时,请点击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http://www.nsfc.gov.cn/)“申请受理”栏目下的“特别关注”,详细阅读“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关键词”一览表,确保所申请内容符合本科学处的资助方向并做出准确选择。
|
|
14
| 研究期限及直接费用强度:
青年基金研究期限为2017.1.1-2019.12.31(3年期),直接费用强度:20万(地学25万、管理19万)
面上项目研究期限为2017.1.1-2020.12.31(4年期),直接费用强度:数理75(数学55);化学、生命、工材、信息65万;地球70万;管理45-55万;医学60万;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研究期限为2017.1.1-2019.12.31(3年期),直接费用强度:130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研究期限为2017.1.1-2021.12.31(5年期),直接费用强度350万,数学和管理科学245万
海外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研究期限为2017.1.1—2018.12.31(2年期),直接费用强度18万
重点项目研究期限为2017.1.1-2021.12.31(5年期),直接费用强度:数理330万(数学240);化学250-350万;生命280万;工材、信息、医学300万;地球300-400万;管理220-280万
| □
|
15
| 项目组主要参与者列表中成员单位为法人单位(二级单位、学院等无效),总人数正确
| □
|
16
| 经费预算表中直接经费请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在线填报时可以下载,2016年版)进行预算编制
| □
|
17
| 1、预算说明书:尊重科学规律,按照项目研究内容合理分配预算经费。本部分建议结合项目研究内容来计算具体涉及的各项支出。
2、合作研究应当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并在预算说明书中对合作研究单位资质及拟外拨资金进行重点说明
| □
|
报告正文部分
|
18
| 正文提纲(含括号里面的文字说明)必须保留,评审专家参考用
| □
|
19
| 申请书按所报项目类别正文撰写提纲填写,无缺少,无遗漏,内容规范、真实
| □
|
20
| 年度研究计划所列时间与基本信息表中研究期限一致(尤其注意年度)
| □
|
21
| 项目组主要参与者包括除在读研究生之外的所有在职人员
| □
|
22
| 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与本项目的关系及负责的内容等。注意涉密项目的非密处理
| □
|
23
| 对申请人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批准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加以详细说明。另附该已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摘要(限500字)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
| □
|
24
| 研究成果罗列及标注方式按正文提纲要求填写
| □
|
25
|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中的前三点请认真、如实填写,如没有需要说明请写“无”
| □
|
26
| 申请人及主要参与人简历中主持或参与项目已做非密处理
| □
|
27
| 生命和医学学部:涉及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提供伦理委员会的证明。对于涉及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研究,需依托单位具有相应条件与资质,并且提交依托单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诺。
| □
|
28
| 生命和医学学部:各位相关申请人及学院,尤其要注意生命和医学面上项目总体要求和各学科处要求,尤其是各学科资助范围及要求
| □
|
签字和盖章页
|
29
| 项目信息及人员信息与申请书相同
| □
|
30
|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亲笔签字,且与印刷体名字一致,不能出现个性签名
| □
|
31
| 正确加盖合作单位公章,填写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公章一致(基金委注册单位的二级单位,附属医院,科技处等印章无效)
| □
|
附件材料
|
32
| 所有附件材料均需电子化在线提交,同时,所有附件材料随申请书一同报送
| □
|
33
| 提供申请人5篇以内代表性论著扫描文件(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联合基金项目需近五年代表性论著,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为10篇近五年代表性论著,如果专著篇幅过大,可以只提供著作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等),纸质附件附在附件列表页后
| □
|
34
| 1、推荐信:未取得博士学位且不具有高级职称的申请者须提供2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行专家推荐信,推荐者亲笔签字
2、导师同意项目申请证明: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的导师推荐信,在导师的推荐信中,需要说明申请课题与学位论文的关系,承担项目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
3、博士后承诺函(全职博士后):人事处出具的依托单位承诺函,保证在项目资助期内在站工作或出站后留在依托单位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4、书面合同:无工作单位或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申请人与申请项目依托单位签订的书面合同
5、聘任合同复印件和相关说明材料:依托单位非全职聘用的境内外人员
6、杰青、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单位推荐意见及校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
7、加盖公章的已结题社科基金结项证书复印件(管理类)
| □
|
35
| 知情同意书:有境外人员参加但本人未能签字的项目,通过信件、传真等方式发送本人签字的纸质文件,说明本人同意参与该项目申请且履行相关职责
| □
|
36
| 合作研究协议书:
1、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需要附合作研究协议书,双方签名
2、有国内其他单位合作申请的,需要附合作研究协议,加盖单位公章
| □
|
37
| 伦理委员会证明(生命和医学)、高致病病原微生物承诺(医学)
| □
|
38
| 国防专利、奖励等证明材料的标注及上传,请咨询科管部知识产权办与奖励办
| □
|
重点项目
|
39
| 申请人为高级职称且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经历,在站博士后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人员不得申请
| □
|
40
| 附注说明的填写要求:
数理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方向名称
化学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领域名称
生命科学部:立项领域申请按指南中所列申请方向的名称填写,非领域申请填写“非领域申请”字样
地球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领域名称
工程材料学部:没有明确要求
信息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领域名称
管理科学部:参考指南所列领域名称,不需要完全一致
医学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领域名称
| □
|
41
| 申请代码选择的要求:
数理科学部:参考指南所列申请方向后标注的申请代码,填写到细分的申请代码
化学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领域后标注的申请代码
生命科学部:立项领域申请按指南中所列申请方向后标注的申请代码填写,非领域申请自主选择代码填写
地球科学部:申请人自主选择填写
工程材料学部:没有明确要求
信息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领域后标注的申请代码
管理科学部:参考指南所列领域后标注的申请代码,不需要完全一致
医学科学部:填写指南所列申请领域后标注的申请代码
| □
|
42
| 生命、医学学部对5篇代表性论文限定申请人本人发表
| □
|
43
| 生命学部: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需在申请书正文部分最后一页增加一项800字左右的“关于已取得重要创新性进展的情况说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