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地区)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省科技创新团队介绍
(武陵山地区)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2012年6月省教育厅批准的第三批“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带头人:陈义光教授,男,汉族,1965年9月生,湖南新化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2001年入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人选。现在为生态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微生物生态学方向学科带头人、吉首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微生物学学科带人。陈义光教授一直从事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盐湖、盐矿和海洋等高盐环境中原核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3097000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30460004;30460022)。近年来前后在国内主要微生物学刊物《微生物学报》和《微生物学通报》,国际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Antonie van Leeuwenhoek Journal of General and Molecular Microbiology》、《Extremophiles》和《Syst Appl Microbiol》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
本团队长期致力于武陵山区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形成了“立足资源、瞄准产业、创新技术、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合作特色,建立了基础扎实、条件雄厚、开发有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相统一的3个特色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本方向主要以极端环境微生物、特色药用植物相关(内生或附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用微生物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及多相分类技术等方法开展微生物类群多样性、生态适应机制、种质保存和系统分类等基础研究,并开展这些特色微生物资源在医药、农林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本方向包括极端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特色药用植物相关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和药用和食用微生物应用生态研究三个研究组。
本方向负责人为陈义光教授;主要学术骨干有恩特马克、李鹄鸣、吾鲁木汗和彭清忠教授。
研究方向之二:特色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应用
本方向致力于调查、收集、保存和研究武陵山特色植物种质(重点是特有种、珍稀濒危种、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的物种)资源,以武陵山地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整理与信息化为基础,初步建立和管理好武陵山区植物种质资源库;以特色用途为目标运用植物资源学、植物化学理论,探讨特色种质的活性成分的组成、结构、功能的分布规律,为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综合利用技术为途径,实现区域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培育能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我省特别是武陵山区片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本方向负责人为陈功锡教授(湖南省“121”第二层次人选)教授;主要学术骨干有刘世彪教授、李贵生博士、周强博士。
研究方向之三: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产业化
本方向以武陵山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为对象,以繁育技术、天然产物化学、代谢组学等先进方法体系对有特殊药用价值的材料为对象开展繁育和相关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研究工作;以实现区域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农民脱贫致富与地方经济高效持续发展一体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为目的,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理论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在植物活性成分、植物药资源高效利用途径方式以及繁殖栽培等方面,致力于本地特色药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新途径、新技术及新方法研究与开发,为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化、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化及新型工业化的推行提供技术支撑。
本方向负责人为李菁教授(湖南省“121”第一层次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学术骨干有田宏现教授、李鹂博士、张晓蓉博士。
本创新团队的总体目标是,以现有学科团队为起点,逐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提升团队水平和影响力,争取在国家级项目上实现较大突破,早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使学科团队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逐步达到国家级创新团队的水平。具体来说,我们将从武陵山区丰富而具有特色的微生物和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出发,形成对武陵山区野生生物物种种质资源的整体评价。在这个评价和调查过程中,在硬件上建立起武陵山区特色生物物种资源库,在软件上则建立起武陵山区特色种质资源专业数据库。同时,以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产业化为抓手,推动对特色种质保护的同时也实现其可持续利用。